当前位置:首页>红色·研学

一袭水墨写华章——书画家李骏老师的艺术人生

时间:2022-04-08   来源:华夏文化宣讲团

李海山,笔名李俊,斋号聚兴堂,1962年生,河南南阳人,自幼研习书画。现为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,河南省书画家协会会员,中国书画教育家协会理事。先后创办了聚兴堂书画研究院、青云阁书画院、经开书画院,并担任院长。

 图片1.png

天性使然,李海山自7岁入学,就爱上了书画,此后一发不可收拾,经常看到什么画什么,课本的留白处总被他用来画画练笔。毕业后的李海山老师,怀着对书画的痴爱,北上开始了近二十年的求艺生涯。

 图片2.png

李海山老师在北京主要从事历代名人字画的仿真复制工作。字画仿真复制不仅要求纸张、笔力、浓淡、色彩、用墨等与原作一模一样,更需要复制者能够深入理解原作者创作时的情绪、理念和用意,因此既考验复制者的书画功底,更考验其文学造诣和悟性。为确保复制作品的形、神、韵都与原作高度契合,李海山老师得到多位大师的指点和亲传,包括李可染、吴作人、廖靖文、董寿平、李小可、李奇等书画大家均给予其深切指导。弹指一挥,廿易寒暑。

 图片3.png

在字画的仿真复制过程中,李海山老师以古为师,以学为修,得古诸大家之精华,又得多位恩师悉心教授,月积年久,不仅对历代的各种风格的画作法熟稔于胸,对楷、篆、隶、行、草各类书法亦是信手拈来,形成了书画双修、文墨共举的深厚造诣。在研习名人书画的的过程中,李海山老师数十年如一日虚怀勤研、无敢逸豫,博众家之所长,但又师古不泥、自成一格,他的超绝才气和妙趣匠心经其作品演绎后让人顿生酣畅淋漓之感:楷书功力浑厚,结体端庄;行书丰腴劲秀,气韵贯通;草书豪迈奔放、刚猛果决;隶书苍劲古拙、跌宕遒丽;篆书典雅醇厚、笔精墨妙;山水画雄伟大气、意境超然;花鸟鱼虫活灵活现,生动自然;人物画惟妙惟肖,呼之欲出……其作品包罗万象、无一不精,笔迹或宽厚朴拙、苍润大气,或缜密含蓄、雄浑华滋,墨色则随情而化,灵动多变,张弛有度、恣臆汪洋,笔求形,墨生韵,传情达意,尽表华彩。

 图片4.png

书画之道,博大精深,艺术家必须在舍得之间下一番功夫。然“舍得”二字看似简单,实则需要对心性的百般锤炼。回到郑州后,李海山老师反复研磨、博采众议,确立了绘画以马和山水为主,书法则偏重行书、行草、狂草的艺术风格。对多数人看来,骏马图大多彰显长啸奔腾、雄健洒脱之气,山水画推崇伟岸厚重、意境空远之韵,行书、草书则显笔走龙蛇、豪迈奔放之象,这三类书画题材辅以李海山老师洒脱不羁、倜傥俊逸的秉性呈现出的作品更显翰逸神飞、神形具备,别有一番韵味。

 图片5.png

众多的书画题材中,李海山老师又对画马情有独钟且颇有造诣。古往今来擅画马的大师众多,李海山老师仅钟情于徐悲鸿和吴祖略的马。在李海山老师看来,徐悲鸿的马是将西方画的写实和中国画的笔墨意趣相结合,运笔老辣,淋漓校塞,马的立体感和质感凸出,显“稳”;而吴祖略的马墨渖肆意,极具妍姿,似有关塞纵横、冲风破雪之势,显“狂”。李海山老师将二者的技法和特质予以结合并融会贯通,同时辅以个人的创新,画出的马风姿飒爽,气势如虹,顺侧纵放,转换生姿,极具艺术感染力,不仅在业内好评如潮,屡次斩获专业级大奖,亦受到大众的追捧和称赞。

 图片6.png

桃李不言,下自成蹊。作为在圈内颇有名气的书画家,常有人慕名前来求艺,上至达官显贵,中至文人墨客,下至平民百姓,但凡求教,李海山老师无一不倾囊相授。虽常有人以重金拜师,但李海山老师至今没有收一人为徒,仅因好友关系收了一名12岁的小姑娘为学生,得空时教其书法。经李海山老师指点,这名12岁的小学生前不久刚斩获中国书画教育家协会全国书法大赛金奖。

在笔走游龙的线条和遒劲潇洒的墨色中,李海山老师走过了50余年的翰墨人生。对李海山老师而言,他对艺术笔耕不辍的勤研、孜孜不倦的探索和心摹手追的执着将透过一方宣纸继续延续;他对传统书画的追求,对艺术的思考,对人生的感悟将借由一袭水墨继续传承!

(曹道伟 李全胜)

(责编:芦明)


早报融媒矩阵分发平台 投稿邮箱:rmrbncq@163.com